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成立五周年之际,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上海医药分销控股有限公司和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赞助的别开生面的《2011医院管理达人秀》1月8日在青浦朱家角皇家金煦花园酒店隆重举行。
18位参赛选手分别为各高校医学院院长,各大医院院长、党委书记,部分区卫生局局长,医院管理研究机构的专家。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任评委团主席,原长海医院院长李静、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章滨云任评委团评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规划发展与绩效评估部副主任岑珏主持竞赛。
参加第一轮竞赛的选手分别根据抽签题作现场解答,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如“陕西神木免费医疗是否看病不要钱?要点和特点是什么?”、“‘基本药物采购的原则是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对不对?问题在哪里?”、“你如何看待区中心医院上三甲?评上和评不上的医院生存趋势?”、“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就是为了降低病人费用负担吗?”、“上海管办分开,市卫生局承担宏观管理,申康承担微观运行管理?”、“国际高端医疗全部由商业保险报销?”、“医保预付制就是医保资金的预拨?要点是什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健康管理机构有什么区别?”、“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监管有什么不同?还是一样的?”、“你知道CDC和FDA目前的管理体制吗?有什么想法?”、“上海把职工医保、居民保险制度、新农合统一的利弊是什么?”、“介绍一下北京医改公立医院改革准公益性概念,你的观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就是所有人享有相同的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内容?健康守护人的概念是什么?”、“增加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贴就可提高公益性?”、“你是否同意公立医院规模越大,效率越高?你认为医院规模多大效率最高?”、“社会化办医的定位只是对公立医院的拾遗补缺?”、“市卫生局管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生培养,区卫生局管全科医生培养?”等。
参赛选手答题时从容不迫、应对如流,当然也有不正确或欠完整,被台下嘉宾竞答炮轰,最后由评委团对选手进行点评并打分——Yes或No。
第一轮竞赛结束,全体评委和嘉宾投票确定5名选手进入第二轮角逐,这5名选手分别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方秉华、上海复医凯泽健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岩、上海市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郭永瑾、上海市卢湾区卫生局局长赵丹丹。5名选手分别就“公立医院改革的‘子长模式’和‘高州模式’各有什么不同?借鉴意义何在?”、“公立医院是否应是政府全额资助的医院?试述政府拨款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影响。”、“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认为,十二五期间上海公立医院特需必须全部剥离,你如何看?对上海多元化办医做一个设计。”、“医疗联合体的目的是什么?达到理想效果的要点是什么? ”、“政府保证公共卫生的两大手段是什么?中国目前缺乏的是什么手段?”第二轮选题明显有了难度和深度,但在强手如林中海选后留下的5位精英——崇论宏议、一语破的。评委团对答题进行了点评,由全体评委和嘉宾投票确定胜出名次,最终崔岩摘取桂冠。
最后,高解春作总结发言,他说:今天举办“达人秀”,其目的是让管理人员有一个口试的机会,口试也是选拔干部的其中一种方式。沙龙成员是各单位的管理者,你要明白无误地了解对方提问的内涵,须具备灵敏的反应、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要让下属尽快明白你的目的,理解你的意图,自己的表达能力要强。为什么有些人完成一个项目很容易,有些人说了一大堆话还没说到点子上,这与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有关。崔岩获第一名不是偶然,他当过老师,他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表达,才能让大家听懂。
具备不凡的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3点很重要:
首先,要有造诣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胸有成竹,从容应对。其次,观点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再次,表达前,理顺逻辑关系;表达时,条理清晰。
在音乐声中,最后大家在红色会标背景板上签名、合影留念。
据悉,主办方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3月5日,每3月一次学术沙龙已坚持5年,它见证了中国医改从云遮雾障到破茧而出,它叠映出从公立医院改革的如履薄冰到大张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