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第二期学术沙龙
2006年7月21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第二期学术沙龙在和睦家医院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是高端医疗的概念和发展模式,上海复医凯泽健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崔岩董事长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罗力副教授分别作了精彩演讲,和睦家医院李培英院长谈了和睦家医院之所以能够在上海得以发展的原因。讨论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高端医疗如何界定?高端医疗的特点是什么,侧重于技术,还是侧重于服务?我国高端医疗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目前三级医院中的特需医疗是否是高端医疗?发达国家的高端医疗模式是什么,我国的高端医疗将以什么样的模式发展?
崔岩董事长认为高端医疗的概念是从医疗服务对象角度提出的,这类群体有高收入,高消费的特征,在我国,高端医疗的消费者主要为工商工业者、政府高官、高收入自由职业、在华工作国际人士、高收入家庭成员等。罗力副教授认为,高端医疗可以从服务本身特点和服务对象特点两个方面进行理解:高技术和高服务是高端服务的基本特征,高端服务对象是高端人群,即高收入、高保障、高社会阶层、高标准要求的人群,高端医疗服务应是一个城市的标志。高解春所长认为高服务是高端医疗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使高端医疗区别于一般的专家门诊。
对于我国高端医疗的发展模式,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认为高端医疗应当引入民营资本,可以采取营利性医院与公立医院相结合的模式,公立医院以技术服务获得相应利润,并以此补贴公立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政府的职责在于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指出目前我国特需医疗不能发展成为高端医疗的障碍在于体制缺陷,认为不进行医院改革,高端医疗不可能有很好的发展。在现阶段,高端医疗市场尚未形成的情况下,政府应当承担营造高端医疗健康发展的环境,指导其发展方向。也有人认为,在现阶段高端医疗发展尚无确定模式的情况下,公立医院也可以开展高端医疗服务,以作为示范。
崔岩董事长比较了国内外的高端医疗模式,国外高端医疗就医模式是基于医生的就医模式,国内的则是基于医院的就医模式。国内高端医疗实施的难点在于:财富阶层就医行为差异大、信任熟人胜于信任机构、医疗保险体制与高端医疗不配套、缺乏全科医生的连续性照护和高端医疗资源高度垄断。罗力副教授指出人们对公立医院开展高端医疗服务会削弱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的担心是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不能发展成为高端医疗的原因,我国发展高端医疗的可能途径为:一是独资大型民营医院或外资医院或合资医院,但是其在可行性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二是公立、民营联手,三是开设公立高端医院,这三个途径比较可能的是第二条。从市场需求来看,高端医疗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政府如何指导其发展。
和睦家医院李培英院长谈到和睦家医院之所以能够在上海得以发展的原因时指出,医疗保险将和睦家医院纳入医保范围和上海公立医院的技术合作是和睦家医院能够生存的最主要原因。从和睦家医院的发展来看,政府对高端医疗服务发展模式的指导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崔岩董事长提出形成高端医疗产业规模有以下途径:(1)医保合作,联合推出整合型健康保障产品;(2)就医模式,推广基于医生的就医模式,培养服务于高端人群的GP/FP/NP;(3)机构网络:构建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网络,方便就近照护;(4)三级医疗,完善从初级诊疗,到常见病诊疗,再到疑难病症诊疗的三级医疗体系;(5)公平竞争,减少医疗资源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