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7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以“混合所有制是否是公立医院改制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沙龙讨论。
本次沙龙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举行。来自本市各大医院的院长、党委书记,上海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高校和医院管理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30余名成员参加。
沙龙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主持,采用辩论、点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就混合所有制是否是公立医院改制的有效途径之一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在辩论环节中,正方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规划绩效部主任岑珏集中阐述了混合所有制是公立医院改制的有效途径之一的观点。她从所有制与混合所有制的定义入手,对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有关经典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法人治理结构等作了介绍。在回顾梳理国企改革和境外英国、新加坡、德国、日本等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的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对业界关于混合所有制介入公立医院改制的正反两方面观点作了评述,并提出了将混合所有制引入公立医院改制的路径建议和推进改制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反方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回顾混合所有制的历史进程,厘清了混合所有制的认识误区,陈述了公立医院改制的主流观点,以公立医院改制不能简单参照国企改革、引入混合所有制违背公立医院改制目标、引入混合所有制的条件尚不具备且缺乏成功案例等理由,得出混合所有制不是公立医院改制的有效途径的结论。
在明确混合所有制界定、宏观环境要求,厘清混合所有制与多元化办医、混合所有制与公私合营差异的基础上,与会的专家学者聚焦混合所有制引入公立医院改制的目标和前置条件,现有的混合所有制引入公立医院改制和其他领域改革探索的案例和评价标准,混合所有制引入公立医院改制中的操作难点和注意事项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摆事实、讲道理、辩概念、明方向。回顾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历程,院中院是混合所有制介入公立医院改制的常见案例,且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其实践探索值得借鉴与总结。就现阶段而言,混合所有制作为中国公立医院改制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其必要性和一定的局限性。
高解春所长在总结中强调: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引领,在医疗卫生领域改革势在必行。而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持续了太久,公立等于公益,非公等于趋利的误区也亟待打破,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让市场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
在现实情况下,国有资本数量不足,需要引入社会资本来支持、推动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同时,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社会资本不愿意承担进入医药卫生领域的巨大风险,使得混合所有制成为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公立医院改制的可行模式。
然而,在现有的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相关监管制度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在公立医院改制中引入混合所有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论是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技术手段,还是监管混合所有制的具体举措都面临挑战。
此外,回顾国企改革的历程,不难发现,混合所有制是改制的必经阶段,是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有效的过渡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