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10月22日
地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华山花园
话题:人工智能对医疗业态的影响
深秋中的热烈畅想 静谧下的沉着思索

主旨演讲-2
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金春林
l 介绍内容:人工智能的准入与管理
A. AI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B.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沿革、现状及问题
ü 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3大关键要素:先进算法、有效的医疗大数据、计算能力
ü AI在医疗领域的现存问题:医疗数据问题、医疗本身问题、医保支付问题、责任风险问题、法律监管问题、人才培养问题、行业布局问题
C. 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准入管理:各国的经验和考虑
D. 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前景展望:
5大应用领域:辅助诊断:医学影像识别、药品研发、健康管理、基因测序
应用前景:弥补人力资源不足、降低成本、提高医疗准确度
主旨演讲-3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 朱同玉
介绍内容:
智慧医疗:中国医疗新生态从流程再造到消灭流程
A. 信息对医疗影响:
√医生 √医院 √政府
B. 智慧医疗的明天
ü 医疗数据首先要更好,然后才是更大
ü 医生的未来:转业
ü 智慧医疗成为投资热土
交流讨论-1
如何直白地定义人工智能
定义1:以机器模拟人,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判断;像人一样,具有感知、思维、判断、预测的能力。当机器具有上述能力,即为人工智能。
定义2:由人制造,达到甚至超越人的智能水平,可以顺应周边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计算机程序,是一种多因素综合算法的结果。
定义3:隔墙提问,当无法判断墙对侧的应答者是人还是机器时,那就是人工智能。
定义4:使用人工的方法,模拟人的理智的决策系统。
定义5:人赋予机器以智能。
交流讨论-2
人、数据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过程,其发展必须基于大量的数据。数据是人的行为痕迹的记载。
人工智能所需的数据源自现有的知识库和临床诊疗实践。阿尔法狗从大量实践经验中学习;阿尔法元则能在给的规则下自我学习,类似研究中的模拟运算。
用于人工智能的数据,一要数据准确无差错;二要记载完整无缺失;三要格式统一标准化。在医疗卫生领域,现阶段的数据是一种切开、分割式的数据,而非聚焦每个个体的连续性数据,部分数据的准确性也不高,各医院的电子病历格式也不相同,且多使用自然语言而非结构化语言。现阶段,我们一定要把数据做好,这是人工智能的基础。
在数据分析领域,兼有医学背景和数据分析能力的专业人员相对缺乏,阻碍了现有数据的有效利用。从医院角度,也缺乏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安排。
交流讨论-3
在医学人文领域,人工智能的替代性
可替代的观点:
ü 情感与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有关。通过人工智能的作用,抑或能够产生欣快感。
ü 曾有案例报道,机器人与诗人比拼作诗。两首诗都符合规则,表达流畅、文笔优美,但诗人的诗与现场的主题和人物有更多关联。未来,相信若能将有关信息数据告诉机器人,他也能有更好的表现。未来,有情感、有温度的机器人值得期待。
有阶段性的观点:
可将医学划分为五个级别,一级限于简单的全科辅助解读,二级可以提供诊疗方案,三级可以跟踪治疗过程,四级可以实现全面的健康管理,五级则包含了医学人文的功能。医学的人工智能是从一级到五级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可以纳入人文的内容,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交流讨论-4
人工智能与人 究竟谁更智能?
ü 人工智能是人发明的。人工智能使得人的能力更强,但与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相比,人的智能发育速度较慢。
ü 人与人类的概念有差异,若将人类某一专业领域的信息全部赋能到一个机器身上,其能力就比个体的人大得多,超出了每一个个体,而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极端例子。
ü 人工智能基于大数据来决策,能免受背景和情绪等的影响。
ü 一旦人工智能有情感、有意识,或其自我意识觉醒之时,似乎确实不能排除人工智能控制人,甚至可能成为人的终结者的可能性。当上述情境发生之时,应当给予人工智能一定的限制。此外,则应当将其视为人类的合作者,构建人与人工智能共生共存的协作状态。
交流讨论-5
人工智能对医生职业的影响
ü 人工智能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是推动医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ü 一方面,将人工智能于应用于开展同质化的预防和诊疗疾病活动,将有助于极大解放劳动力,以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提升人群整体健康水平。就目前而言,医生的数量还需要增加。但未来,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可以成为全科医生很好的助手。原来需要两个医生干的活,将来一个医生和一个机器人助手就可以完成。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不需要这么多医生。此外,人工智能还能用于笨重、危险的诊疗活动。
交流讨论-6
人工智能引入卫生政策领域的展望
阿尔法狗走的是一条客观决策、不会犯错的道路。若能在卫生政策领域引入人工智能,选择一条最正确、最适宜的医改道路,医疗卫生的将明天更加值得期待。
总结发言
高解春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 所长
关于定义(以人工智能医疗为例):
以计算机模拟医生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来开展医疗服务。包含两方面的模拟,一是模拟思维过程,二是模拟智能行为。上述定义,可以推广到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管理等领域,基本涵盖了人工智能的概念。
关于分类(目前公认的)
ü 一是辅助诊疗,在治疗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ü 二是药物筛选,即以大样本临床治疗数据,模拟人的思维习惯,进行筛选;
ü 三是影像识别,目前应用越来越多,如病理、X光读片、B超读片等,除了视觉的识别,也可以包括听觉等;
ü 四是智能健康管理,关注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互联网医疗应用也包含在其中。
发展目的:
ü 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国外更多考虑的是解放劳动力和降低成本。这两者对我国而言,需求不大。
ü 同时,人工智能涵盖数据量大,计算速度奇快,且始终保持理性,不受环境影响,优势明显。缺点则在于缺乏个性和创新能力。
ü 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主要目的是人工智能准确率高、不犯错。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是优质资源的被模拟,即人工智能是实现优质资源更大辐射效应的、最优秀、最智慧、永不犯错的好医生。
发展要点:
ü 一是科学性,即确保人工智能是对的。其中,涉及数据来源的筛选(数据可应用性的判断)。以及决策原则的确定。
ü 二是安全性,即确保人工智能是安全的。其中,涉及技术准入和不良事件发生的追责问题。
ü 三是协作性,即实现人与人工智能协作共生。可以遵循先易后难的路径,来推进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持续提升医学诊疗能力和水平。
ü 四是适当限制,一旦人工智能对人类形成了挑战,则要加以限制。人永远能够控制计算机。
五是合理分工,人工智能未来将替代人类从事反复、单一、无意义、易出错和人类不愿意做的工作。让人工智能做什么,是由人来决定的。
结语
l 未来医生的主要职能是控制人工智能、改造人工智能、完善人工智能。要让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的奴隶和工具,为我们所用,尽管他的智能一定能超越我们每一个人。
l 未来,医疗交给人工智能,但安慰仍然由人完成。